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传奇世界SF > 文章内容

建设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强国

作者: 传奇世界公益服 来源: Www.42tw.Com 时间: 2025-07-04 阅读:

【摘要】国际影响力作为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之一,通过促进人才流动、知识共享和文化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既是教育强国的内在本质规定,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为强大的国际传播力、交流互鉴力与教育引领力。提升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需要优化教育交流互鉴内容体系,全面加强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传播能力矩阵建设,拓宽完善立体化国际传播网络形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为解决世界普遍性教育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教育强国 国际影响力 国际传播力 交流互鉴力 教育引领力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5.07.008

【作者简介】杨晓慧,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主要著作有《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译丛》(主编)、《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论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目标》(论文)、《中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调查与比较》(论文)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1]这是党和国家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强国的核心意涵与鲜明特质,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在六种关键力量中,国际影响力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在国际教育领域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重要体现,为我国在全球教育秩序重构中明确战略方位和发展路径提供关键支撑。

教育强国为何要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无论从教育强国建设的历程上看,还是从教育强国的内在规定性上看,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都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必然选择。

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内在本质规定。“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2]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大学、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3]从内在规定性的角度出发,教育强国的“强”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全球引领。教育强国意味着国家不仅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更具有将其推广至全球、解决世界共性教育问题的能力,从而引领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比如,美国的创新教育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芬兰的基础教育体系等,有的对世界教育产生过深远影响,有的正在持续发挥作用,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教育的先进性和引领示范作用。可见,教育强国建设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为先导,而这种理念和模式将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教育实践发挥示范性、引领性甚至是标杆性影响。二是教育资源和一流人才的国际吸引力。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能否建成教育强国、彰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强大实力,关键在于本国的教育资源是否具有吸引人才的能力与潜力,是否能够深入推动人才的国际交流,使本国成为全球人才高地。三是教育成果和贡献的全球认可。从实效上看,建成教育强国意味着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成果与贡献对解决全球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切实有效的作用,不是闭门造车式的“自说自话”“自答自题”,而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能解决世界范围内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四是教育治理的全球参与。建成教育强国意味着国家能够在国际教育规则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甚至引领全球教育治理发展方向,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下,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教育秩序,以自身教育成就与发展经验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与方案。总而言之,教育强国意味着国家不仅能够解决本国教育的内生性问题,也能够聚焦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共性教育问题。

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4]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凡是现代化强国,必然是教育强国;凡是教育强国,必然具有极强的国际影响力。“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5]现代化强国建设意味着要有充足的现代化人才作为支撑,而这种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核心作用。在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宏阔语境中,封闭式的培养方式很难构建起真正意义上具有人类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范式,也无法形成广泛的示范效应。这深刻启示我们,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教育培养人才与人才“虹吸效应”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视野,扩大对外开放,“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6]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现代化人才;另一方面,在教育强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虹吸效应”,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比如,美国在20世纪现代化进程中迅速崛起,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一流大学为牵引,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留学生等方式,凭借抢先占据教育国际化赛道的优势,直接晋升成为世界教育的“领头羊”,逐步成就其教育强国与现代化强国地位。再比如,英国以不断升级移民政策、学生留学政策等方式吸引高技能人才,将增加留英国际学生数量纳入其国际教育战略中,以国际人才竞争战略支撑其在高科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此外,现代化强国意味着要有文化主体性的根脉支撑。当前,世界各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推动文化的现代化与文明化,这就意味着现代化语境中的文化往往是一种开放状态。“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7]从这一视野出发,要真正建成教育强国,就需要充分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教育实践中充分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从而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建构与更新。

上一篇:子弹时间游戏哪个好玩 人气高的子弹时间游戏排行榜前十 下一篇:新“夜”态点亮夜郑州(夜经济里看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