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第三场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会现场
8月26日,黄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专题询问现场,一系列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温差”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黄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出任“考官”,针对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现场“出题”,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家相关单位负责人当场“应考”,回应市场主体关切。
这是自2022年开展开发区·铁山区水电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保障、市场主体司法保护和项目“验收难”两场专题询问以来,本届黄石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开展的第三场专题询问,突出以强化司法监督为主线,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公正司法为抓手,通过完善“调研——询问——整改”全链条监督闭环,助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深入调研查实情 把脉问诊找症结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黄石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2023年1月至2025年6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涉企案件70421件,结案65393件,9项工作举措入选全省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项目。全市检察机关三年来共办理涉企案件2877件,已办结2494件,监督侦查机关立案39件,监督撤案37件,26件涉企案件被最高检和省院确定为典型案例。持续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全市累计确定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事项615项,2024年以来,,市本级通过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办理案件127149件,为3483家企业减免罚款金额4217万元。通过打出一系列精准有效的“组合拳”,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然而,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系统性工程、长期性工程,必然不断面临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今年初,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研究决定并报市委同意后,把开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纳入年度重点监督内容,力图通过人大持续监督推动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为确保真正问出社会关切,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在筹备这场“考试”上做足了功课。4月份以来,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统一部署,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对黄石市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始终坚持以市场主体感受为导向,组织市工商联、市律师协会及部分律师事务所座谈交流,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多次前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详细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召开多场座谈会,充分听取各级人大代表、律师、市场主体等不同群体意见建议,调查征集有关问题线索。
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将深入调研了解到的“涉企执法有案不立、立而不侦、长期挂案”“涉企案件办理中对违法查封、消极执行的监督力度不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等比较突出问题及建议归纳汇总,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深入研究探讨,确保专题询问问到点子上、督到关键处。
与此同时,黄石市人大常委会聘请第三方暗访,历时三个多月拍摄专题片《2025法治化营商环境实录》,透过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黄石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询问环节开始前,与会人员认真观看专题片,不时低头记录,对专题询问的方向与重点做到了心中有“数”。
直击痛点不绕弯 问答过招显担当
“专题询问采取‘一问一答’形式,为了保证质量和效率,提问和答问必须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现在,开始提问!”没有寒暄,也不客套,主持人的开场白为这场专题询问定下严肃基调。
随后,6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询问现场踊跃提问,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负责人认真应询,有针对性地一一作答,不时出现的尖锐问题和“连环追问”让现场气氛“辣味”十足。
“调研反映,部分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有案不立、立而不侦、长期挂案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请问市公安局将如何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坚决整治有案不立等问题?”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叶丰收率先提问。
黄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徐卫东诚恳作答:“市公安局将正视问题、严肃整改,从接报案入手,建立日巡查、周讲评、月通报监督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化系统规范执法行为,抓好执法主体素质建设,对有案不立、立而不侦、久拖不决的责任人及责任领导一律问责追责。”
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周志高开门见山,直指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请问市中院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审判质效,防止‘一案结、多案生’,减轻当事人诉累,切实做到案结事了?”
“我们将坚持立案阶段登记制,审理阶段分类施策,民事诉讼贯穿‘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行政诉讼强化立审衔接;执行阶段践行‘如我在执’;深化专业化审判,推进庭审实质化,严控审限,督办长期未结案,超期案件上审委会讨论;深化数据赋能,建立‘半月研判、月调度、季会商’机制,精准发放‘体检报告’并跟踪整改。”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太禄实事求是、客观作答。
话音刚落,周志高委员又连忙追问:“对当前执行工作中还存在消极执行、不当终本、恢复执行难等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进?”
“我们将深化执行权运行机制,强化立审执协同,突出执行强制性,常态化开展‘荆楚雷霆’行动,加大拒执打击力度,严格规范终本管理,深化交叉与提级执行,对涉党政机关、长期未结等案件实行提级或交叉执行。”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太禄立即回应。
“有的基层政府及部门未能按照与企业签订的合同依法履约,一定程度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和经营积极性。市经信局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要求,切实打造法治政府、诚信政府?”
面对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聂亚珍的提问,黄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斌表示:“我们将加强政策宣贯,提升企业维权意识、合规意识及政府机关法治意识;压实各方责任,高质高效协同推进清欠工作;积极开展清欠,全力推动‘6·30’台账‘清零’,抓好源头管理,严防新增拖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