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过风,追过梦,下热门变态传奇世界过血本,国产魔幻现在下落如何?
原创 Sir电影 Sir电影
20年后,魔戒再现?
我们还没激动多久。
原定于4月9日、16日、23日重映的《指环王》三部曲,最近没了消息,购票APP也看不见踪影。
什么时候能看,只能等。
在等到之前,Sir想先来聊聊被魔幻风一起吹上天的——
国产魔幻。
跟过风,追过梦,下过血本,但国产魔幻现在的下落怎样了呢?
01
“中国版《指环王》”
中国观众的魔幻启蒙,来自千禧年初。
《指环王》《哈利·波特》和《加勒比海盗》相继诞生,大获成功,魔幻题材成为好莱坞最赚钱的类型之一。
就如《阿凡达》爆火之后,很多电影主打的IMAX标签。
魔幻,不仅仅是一个类型了,更是一个能给人遐想的吸睛(金)点。
一众国产片开始以“国产魔幻巨制”“首部国产魔幻”的噱头进行宣传。
△ 《画皮》:中国首部东方新魔幻巨献
魔幻为什么香?
与其说是魔幻的故事本身。
不如说,大家更向往这个题材所承载的电影工业最高规格。
魔幻的潜台词就是——
大制作,大量特效,以及赚大钱。
中国以前是没有魔幻吗?
当然不是,《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倩女幽魂》也可以归为魔幻,但它们在技术上早已跟不上世界的先进水准。
中国观众亟需更逼真、更震撼的想象力。
对《指环王》叹服过后。
随之而来的期待便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拍出自己的《指环王》?
市场化初期摸索中的中国电影工业,看好莱坞拍魔幻赚钱,咱们也紧跟步伐。
冲锋在前的,是2005年陈凯歌的《无极》。
率先打出“国产魔幻大片”的概念。
耗资3亿,这是当时华语电影的最大投资。
《无极》集合了华语圈和日韩一众大牌明星,制作对标好莱坞,满满都是国际化的野心。
这阵仗,引得不少媒体称《无极》为“中国的《指环王》”。
彼时《指环王》第三部《王者无敌》刚刚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而《无极》,也是陈凯歌冲着奥斯卡去的。
△ 2004年的北京电影学院官网新闻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
陈凯歌壮志未酬,换来的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从此跌落神坛,陷入招黑的怪圈。
可悲?
呵呵。
更可悲的是,当年都以为是国产魔幻下限的《无极》,却成为国产魔幻回不去的“神作”。
你也许一千万个不服。
但来看看,这些年国产魔幻巨制都拍了些啥——
《封神传奇》5亿投资,票房2.83亿;
《鲛珠传》保守估计2亿成本,票房1.14亿;
《阿修罗》(号称)7.5亿投资,上映3天后,以4000万票房撤档。
有没有给过我们希望的国产魔幻呢?
大多很快就没有下文。
陈嘉上的《画皮》,豆瓣6.7,但放在国产魔幻里算是比较出挑的,也贡献了周迅的演技名场面。
到了《画壁》,立马掉到4.7。
类似的还有。
《捉妖记》破票房记录,《捉妖记2》5.0分。
《西游降魔篇》票房冠军,《西游伏妖篇》5.5分。
在加上复读机一样无限套拍的网大。
《白蛇传》翻来覆去拍,名字还互相抄来抄去。
《西游记》,不仅被网大薅到吐,还要顺带碰瓷院线和经典。
国产魔幻早已透支了观众的期待,成为避之不及的雷区。
而十多年过去,全球的魔幻热也已经退潮。
《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完结后,好莱坞没有再出现过现象级的魔幻电影,接连引爆票房的任务,交到了超级英雄片的手上。
也就是说,风口都已经挪地儿了,国产魔幻在原地还没飞起来呢。
机会还有。
但也许更渺茫了。
02
迷信的国产魔幻
魔幻题材的核心在哪?
Sir怀疑,国产电影从来没搞懂过。
迷信特效。
觉得特效够多了,魔幻感就来了。
基本上每一部国产魔幻都会宣传自己有多好的特效团队,有几千个特效镜头。
但结果是,没有统一的概念设计,没有清晰的甲方需求。
把特效一股脑分包给国外特效公司。
换来西方的怪兽和建筑,未来科幻和卡通动画一锅乱炖。
砸钱越多,越辣眼睛。